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哪年成立?

2024-05-06 10:11

1.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哪年成立?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哪年成立?

2. 我国预防性艾滋病基金会在何时成立?

我国预防性艾滋病基金会在1989年10月16日成立。1.建设宗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团结国内外力量,开展对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防治研究,为控制性病和艾滋病,造福人类作出贡献。2.业务范围募集、接受国内外捐赠的资金和物资设备,支持中国防治艾滋病的科研、宣教和关怀病人。3.理事成员基金会的首任名誉会长是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国务院副总理姬鹏飞和副委员长朱学范、费孝通。现任名誉会长是原国家卫生部部长、基金会创始人钱信忠博士。基金会的首任会长是钱信忠博士,继任会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卫生部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曾毅教授。现任会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医学会原副会长、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副会长李超林教授。拓展资料:一、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主要工作:基金会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防治艾滋病的非政府组织,自成立以来,发挥社会团体便于以多种形式协助政府开展防治工作的优势做了大量工作,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1991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反映防治性病、艾滋病的科普教育录像专题片《艾滋病追踪》,在全国发行,获卫生部“特别奖”。2.1991年设立“小西防治艾滋病奖励基金”,与卫生部一起数次奖励卫生部等有关部委下属单位和各省市自治区卫生系统评选出来的积极从事开展艾滋病科研、教育、宣传、防治工作的优秀工作者和先进集体。二、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是由我国医学界研究性病和艾滋病的专家及社会活动家、企业家组成的非营利性的民间社会团体,募集、接受国内外捐赠的资金和物资设备,支持我国防治艾滋病的科研、宣教和关怀病人。

3. 我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在何时成立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是于1989年10月16日由我国医学界研究性病和艾滋病的专家及社会活动家、企业家组成的非营利性的民间社会团体,募集、接受国内外捐赠的资金和物资设备,支持我国防治艾滋病的科研、宣教和关怀病人。

建设宗旨

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团结国内外力量,开展对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防治研究,为控制性病和艾滋病,造福人类作出贡献。

业务范围

募集、接受国内外捐赠的资金和物资设备,支持中国防治艾滋病的科研、宣教和关怀病人。

理事成员

基金会的首任名誉会长是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国务院副总理姬鹏飞和副委员长朱学范、费孝通。现任名誉会长是原国家卫生部部长、基金会创始人钱信忠博士。

基金会的首任会长是钱信忠博士,继任会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卫生部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曾毅教授。现任会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医学会原副会长、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副会长李超林教授。
主要工作

基金会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防治艾滋病的非政府组织,自成立以来,发挥社会团体便于以多种形式协助政府开展防治工作的优势做了大量工作,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1.1991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反映防治性病、艾滋病的科普教育录像专题片《艾滋病追踪》,在全国发行,获卫生部“特别奖”。

2.1991年设立“小西防治艾滋病奖励基金”,与卫生部一起数次奖励卫生部等有关部委下属单位和各省市自治区卫生系统评选出来的积极从事开展艾滋病科研、教育、宣传、防治工作的优秀工作者和先进集体。

3.1995年与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单位合作,成功举办“国际艾滋病研讨会”。

4.1996年创办《国际性病艾滋病信息》专业期刊,编写了艾滋病科普书籍《世纪的警告》等出版物。

5.从1997年以来,与各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及非政府组织合作,在广州、南宁、北京、乌鲁木齐等地成功举办了大型“预防艾滋病教育展览会”;之后,根据各地的要求修改制作的展板推广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6.提供防治艾滋病热线咨询;从2001年起开通了《艾滋病在线》网站。

7.1999年参与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遏制艾滋病流行策略调查并写出调查报。

8.2000年与国内媒体合作拍摄并播出有关艾滋病的科教片《世纪的警告》等宣教片,2001年又与北京电视台共同举办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

9.近年来,在卫生部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到农村地区与基层卫生部门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1)2000年在山东潍坊和河北邯郸农村地区利用广播、电视、展览、传单、讲座等用多种形式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2)2001年在山东潍坊地区建立健康教育基地,开展农村地区宣传防治艾滋病工作;(3)2001年与山西省卫生厅合作,在山西夏县开展“建立一个无歧视的社区”为目标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的项目,这两地的工作都取得了成果,成为我基金会农村艾滋病宣传教育点。

10.广泛参加国际交流,参加各种有关的国际会议并举办介绍有关中国、我会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展览。

11.与多家医疗机构合作提供有关性病、艾滋病的防治咨询及宣传教育;在各地举办艾滋病、性病检测检验技术培训班。

12.2003年,在全国发起了大型社会动员“121联合行动计划”,得到国家45个部级单位、52个社会团体和42家主流媒体及众多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其意义在于:政府主导,多部门、多组织、多团体,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协作和参与,最大限度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共同对抗艾滋病。

我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在何时成立

4. 中国预防艾滋病基金会都有什么业务?

中国预防艾滋病基金会的业务范围包括:促进国内外学术团体和个人在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友好交流与合作,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引进先进的性病防治、艾滋病药物、医疗技术、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和保健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支持我国在性病、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努力,支持有关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筹集和接受国内外捐赠的资金和设备,促进我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接受国内外有关组织和个人的委托,开展符合基金会宗旨的活动。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毒感染引起的高度危险的传染病。 (艾滋病毒)原因。 HIV是一种可以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以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 T淋巴细胞为主要靶点,大量破坏细胞,使人体失去免疫功能。 因此,人体易患各种疾病、恶性肿瘤,死亡率高。 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尤其是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可以多年无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拓展资料:1.临床表现:他们多为青壮年,其中80%为18~45岁,即性生活较为活跃的年龄段。 HIV感染后常出现卡氏肺囊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分枝杆菌和真菌感染等罕见病。2.HIV感染后的最初几年到10多年可能没有临床表现。一旦发展成艾滋病,患者就会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症状如普通感冒、流感,包括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发热等,随着病情加重,症状日益加重,如皮肤、黏液感染白色念珠菌等。膜、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血瘀斑等;此后,内脏逐渐受侵,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可持续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血便、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并非每个患者都会出现上述症状。肺部受侵常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入胃肠道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和虚弱;它还可以侵入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3.一般症状:持续发热、虚弱、盗汗、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为明显。淋巴结直径1cm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痛感。 3个月内体重减轻可达10%以上,最高可达40%,患者的体重减轻尤为明显。4.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者有痰中带血。5.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和便血。通常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6.神经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低下、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7.皮肤和粘膜损伤: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的炎症和溃疡。8.瘤:可发生多种恶性肿瘤。体表卡波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斑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5.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的主要工作

基金会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防治艾滋病的非政府组织,自成立以来,发挥社会团体便于以多种形式协助政府开展防治工作的优势做了大量工作,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1991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反映防治性病、艾滋病的科普教育录像专题片《艾滋病追踪》,在全国发行,获卫生部“特别奖”。2.1991年设立“小西防治艾滋病奖励基金”,与卫生部一起数次奖励卫生部等有关部委下属单位和各省市自治区卫生系统评选出来的积极从事开展艾滋病科研、教育、宣传、防治工作的优秀工作者和先进集体。3.1995年与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单位合作,成功举办“国际艾滋病研讨会”。4.1996年创办《国际性病艾滋病信息》专业期刊,编写了艾滋病科普书籍《世纪的警告》等出版物。5.从1997年以来,与各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及非政府组织合作,在广州、南宁、北京、乌鲁木齐等地成功举办了大型“预防艾滋病教育展览会”;之后,根据各地的要求修改制作的展板推广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6.提供防治艾滋病热线咨询;从2001年起开通了《艾滋病在线》网站。7.1999年参与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遏制艾滋病流行策略调查并写出调查报。8.2000年与国内媒体合作拍摄并播出有关艾滋病的科教片《世纪的警告》等宣教片,2001年又与北京电视台共同举办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9.近年来,在卫生部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到农村地区与基层卫生部门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1)2000年在山东潍坊和河北邯郸农村地区利用广播、电视、展览、传单、讲座等用多种形式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2)2001年在山东潍坊地区建立健康教育基地,开展农村地区宣传防治艾滋病工作;(3)2001年与山西省卫生厅合作,在山西夏县开展“建立一个无歧视的社区”为目标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的项目,这两地的工作都取得了成果,成为我基金会农村艾滋病宣传教育点。10.广泛参加国际交流,参加各种有关的国际会议并举办介绍有关中国、我会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展览。11.与多家医疗机构合作提供有关性病、艾滋病的防治咨询及宣传教育;在各地举办艾滋病、性病检测检验技术培训班。12.2003年,在全国发起了大型社会动员“121联合行动计划”,得到国家45个部级单位、52个社会团体和42家主流媒体及众多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其意义在于:政府主导,多部门、多组织、多团体,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协作和参与,最大限度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共同对抗艾滋病。13.2005年,在全国开展“121红丝带爱心一元捐”活动,动员全社会“每人捐献一元钱,共同抵御艾滋病”,筹集的善款将用于资助艾滋病致孤儿、艾滋病人及感染者;制作大型展板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郑州、昆明、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长春、大连等城市宣传艾滋病防治的科普知识。在第18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在大学校园和建筑工地对大学生和农民工开展防治艾滋病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14.为了更好地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基金会聘请了许多著名演员担任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和宣传员,他们不计报酬,不怕辛劳,积极参与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这些活动受到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国际组织和各界人士的好评和关注。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热忱欢迎各界人士以多种形式支持、扶植我们大力开展预防、控制性病艾滋病以及给予艾滋病病人关怀与治疗的各项工作,基金会将对给与我们热心支持的国内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给予宣传和表彰,尊重他们的意愿,努力做好这一造福于人类的伟大事业。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的主要工作

6. 中国艾滋病基金会成立于哪个时间?

1989年10月16日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是于1989年10月16日由我国医学界研究性病和艾滋病的专家及社会活动家、企业家组成的非营利性的民间社会团体,募集、接受国内外捐赠的资金和物资设备,支持我国防治艾滋病的科研、宣教和关怀病人。
建设宗旨
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团结国内外力量,开展对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防治研究,为控制性病和艾滋病,造福人类作出贡献。
业务范围
募集、接受国内外捐赠的资金和物资设备,支持中国防治艾滋病的科研、宣教和关怀病人。
理事成员
基金会的首任名誉会长是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国务院副总理姬鹏飞和副委员长朱学范、费孝通。现任名誉会长是原国家卫生部部长、基金会创始人钱信忠博士。
基金会的首任会长是钱信忠博士,继任会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卫生部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曾毅教授。现任会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医学会原副会长、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副会长李超林教授。
主要工作
基金会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防治艾滋病的非政府组织,自成立以来,发挥社会团体便于以多种形式协助政府开展防治工作的优势做了大量工作,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1.1991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反映防治性病、艾滋病的科普教育录像专题片《艾滋病追踪》,在全国发行,获卫生部“特别奖”。
2.1991年设立“小西防治艾滋病奖励基金”,与卫生部一起数次奖励卫生部等有关部委下属单位和各省市自治区卫生系统评选出来的积极从事开展艾滋病科研、教育、宣传、防治工作的优秀工作者和先进集体。
3.1995年与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单位合作,成功举办“国际艾滋病研讨会”。
4.1996年创办《国际性病艾滋病信息》专业期刊,编写了艾滋病科普书籍《世纪的警告》等出版物。
5.从1997年以来,与各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及非政府组织合作,在广州、南宁、北京、乌鲁木齐等地成功举办了大型“预防艾滋病教育展览会”;之后,根据各地的要求修改制作的展板推广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6.提供防治艾滋病热线咨询;从2001年起开通了《艾滋病在线》网站。
7.1999年参与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遏制艾滋病流行策略调查并写出调查报。
8.2000年与国内媒体合作拍摄并播出有关艾滋病的科教片《世纪的警告》等宣教片,2001年又与北京电视台共同举办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
9.近年来,在卫生部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到农村地区与基层卫生部门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1)2000年在山东潍坊和河北邯郸农村地区利用广播、电视、展览、传单、讲座等用多种形式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2)2001年在山东潍坊地区建立健康教育基地,开展农村地区宣传防治艾滋病工作;(3)2001年与山西省卫生厅合作,在山西夏县开展“建立一个无歧视的社区”为目标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的项目,这两地的工作都取得了成果,成为我基金会农村艾滋病宣传教育点。
10.广泛参加国际交流,参加各种有关的国际会议并举办介绍有关中国、我会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展览。
11.与多家医疗机构合作提供有关性病、艾滋病的防治咨询及宣传教育;在各地举办艾滋病、性病检测检验技术培训班。
12.2003年,在全国发起了大型社会动员“121联合行动计划”,得到国家45个部级单位、52个社会团体和42家主流媒体及众多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其意义在于:政府主导,多部门、多组织、多团体,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协作和参与,最大限度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共同对抗艾滋病。
13.2005年,在全国开展“121红丝带爱心一元捐”活动,动员全社会“每人捐献一元钱,共同抵御艾滋病”,筹集的善款将用于资助艾滋病致孤儿、艾滋病人及感染者;制作大型展板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郑州、昆明、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长春、大连等城市宣传艾滋病防治的科普知识。在第18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在大学校园和建筑工地对大学生和农民工开展防治艾滋病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14.为了更好地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基金会聘请了许多著名演员担任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和宣传员,他们不计报酬,不怕辛劳,积极参与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这些活动受到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国际组织和各界人士的好评和关注。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热忱欢迎各界人士以多种形式支持、扶植我们大力开展预防、控制性病艾滋病以及给予艾滋病病人关怀与治疗的各项工作,基金会将对给与我们热心支持的国内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给予宣传和表彰,尊重他们的意愿,努力做好这一造福于人类的伟大事业。

7. 中国预防艾滋病基金会是什么组织?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是由我国医学界研究性病和艾滋病的专家及社会活动家、企业家组成的非营利性的民间社会团体,募集、接受国内外捐赠的资金和物资设备,支持我国防治艾滋病的科研、宣教和关怀病人。中国的基金会管理规定分为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类似于外资企业基金会、家族基金会,主要由特定群体发起发起,只在小范围内募集资金;公募基金会具有较高的公众参与度,可以募集社会中不特定多数人的捐款。这两个基金会没有区别。一般来说,一些社会创新和实验性公益项目,最好依靠非公募基金会;在扶贫、扶贫、救灾等领域,更适合公益基金会动员公众参与。但由于公募基金会宣传力度大、覆盖面广,中国政府对公募基金会的审批管理更为严格。2012年底,中国共有1316个公益基金会,其中大部分由政府发起,属于典型的官方慈善机构。
拓展资料:
1.中国有两种基金会,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
2.据基金会中心网数据中心实时统计,2016年12月31日,全国注册基金会数量已达5545家,比2015年同期增加674家,年增长率为 13.84%。其中,中国有1565个公募基金会,占中国注册基金会总数的28%;还有非公募基金会3980个,占中国注册基金会总数的72%。与2015年相比,非公募基金会占中国注册基金会总数的比例增加了4%。
3.从基金会数量的增长趋势可以看出,慈善法通过后,公募基金会数量增速明显下降;同时,非公募基金会注册设立审批权限的下放和业务主管部门要求的取消,进一步降低了注册门槛,大大加快了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
4.,我国非公募基金会快速崛起,发展空间巨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目的开始多样化,但并不明显;基本上属于项目运营型而非公益资助型。非公募基金会治理水平面临突出困难;专业化、专业化水平低,需要建立服务体系;独立面临资金和行政的诸多制约,自主能力不足;许多制度障碍仍然存在。
5.非公募基金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多个部门和社会各领域的大力推动:引导从运营型向资助型发展;加快建立行业服务机构,促进分工合作;加强信息公开工作,打造统一便捷的信息公开平台;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体、民间评价力量参与的评价机制;大力推进员工专业化、专业化;不断改变相关制度障碍。

中国预防艾滋病基金会是什么组织?

8. 中国防艾滋病基金会成立时间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是由中国医学界研究性病和艾滋病的专家及社会活动家、企业家组成的非营利性的民间社会团体,募集、接受国内外捐赠的资金和物资设备,支持中国防治艾滋病的科研、宣教和关怀病人,于1988年6月21日在广州成立。
中国防艾滋病基金会的建设宗旨为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团结国内外力量,开展对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防治研究,为控制性病和艾滋病,造福人类作出贡献。
基金会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防治艾滋病的非政府组织,自成立以来,发挥社会团体便于以多种形式协助政府开展防治工作的优势做了大量工作,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1.1991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反映防治性病、艾滋病的科普教育录像专题片《艾滋病追踪》,在全国发行,获卫生部“特别奖”。
2.1991年设立“小西防治艾滋病奖励基金”,与卫生部一起数次奖励卫生部等有关部委下属单位和各省市自治区卫生系统评选出来的积极从事开展艾滋病科研、教育、宣传、防治工作的优秀工作者和先进集体。
3.1995年与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单位合作,成功举办“国际艾滋病研讨会”。
4.1996年创办《国际性病艾滋病信息》专业期刊,编写了艾滋病科普书籍《世纪的警告》等出版物。
5.从1997年以来,与各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及非政府组织合作,在广州、南宁、北京、乌鲁木齐等地成功举办了大型“预防艾滋病教育展览会”;之后,根据各地的要求修改制作的展板推广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6.提供防治艾滋病热线咨询;从2001年起开通了《艾滋病在线》网站。
7.1999年参与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遏制艾滋病流行策略调查并写出调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