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人造血液”应用于人体实验,以后不需要捐血了吗?

2024-05-07 07:42

1. 世界首例“人造血液”应用于人体实验,以后不需要捐血了吗?

虽然人造血液可以给一些患者带来帮助,但是目前还没有办法应用到临床,而且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办法替代真人献血。大家都知道学业对我们的人体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人体能够正常运行,身体内部的造血的过程速度也是比较慢的,所以每当我们的身体受到了伤害或者是做一些大型手术的时候,如果出现了大出血或者是失血过多的情况,都是需要从外部进行输血的。
但是每一个人的血型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稀有血型的人来说,如果血库里正好没有自己能够匹配的血,很有可能会危及生命。现在医院的血库里面的血液急需,所以人们也就开始去研究能否做出人造血液。其实这个想法在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也感觉到非常的不可思议,也用很多东西去做过实验,比方说像羊血,葡萄酒等。
因为人类的血型是有很多种的,但是这对于大家研究人造血液有着非常高的难度,所以大家就在想能不能造出一种血液是没有血型的,分别的,而且保质期会非常的长。其实现在在医学界已经有两种可以替代血液的东西了,血红蛋白和普通的红细胞在工作方式上会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是循环的周期要比较短。但是堕性分子在输入人体之后很有可能会引起流感。
虽然人造血液的研究和发明非常的伟大,但是这并不代表以后大家就不需要去捐血了。因为人造血液的使用情况究竟怎样,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考察,同样也是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案例去进行证明的。而且人体的构造本身就是比较复杂的,人造血液也没有办法去真正的代替人类的血液。

世界首例“人造血液”应用于人体实验,以后不需要捐血了吗?

2. 人造血的人体实验

但动物实验成功,并不等于对人体也完全适用。这种人造血液,后来由日本绿十字制药公司试生产,其中又在全氟萘烷氟碳化合物的基础上,加进了许多人体所必需的物质,制成白色乳剂,定名为“氟溶胶乳剂DA”,(Fluosol—DA)。谁来做人体实验呢?该制药公司经理内藤良一,决定先在自己体上试验,他请人先给他注入50CC,没有异常反应,自我感觉良好;再增加注射量,100CC,150CC,200CC,仍然安全无恙。于是另一些人也开始自愿受试,从200CC一直加到1000CC,都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在四周后检查身体时,人造血成分已基本排出体外,由人体骨髓自制的新生鲜血顶替上了。于是日本宣告,人造血液首先制成,这还是1979年2月份的事,到了1979年4月,日本有一位大失血病人用这种人造血输血临床应用成功。这样就使日本人登上了人造血试制应用成功的首席宝座。而我国也早已开展研究,到成功时,仅比日本迟了一年,夺取了人造血亚军的地位。它是由上海有机研究所和第三军医大学合作研制,由上海中山医院临床应用成功的。人造血是成功问世了,全世界用人造血输血成功的例子已经达到150例以上,按照卫生法规,已达到可以批准正式应用的程度。所以人造血液供应不久将代替人体献血,这在血源紧张的今天,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喜讯。它没有猕猴因子的区别所以没有血型之分,人人可以输血,又可以在制药厂象生产针剂那样进行大批量工业化生产,而且可以保存三年,输氧能力比真血高二倍。当然人造血和真血相比,性能上还是跟不上的。在上面讲的一些成分中,没有白血球、血小板、抗体、酶等生物物质,所以抗菌、凝血、免疫等的功能是没有的,要抽血后全部用人造血还是不行的。因为其余的功能,还得靠真血来维持才行,要一时完全取消人体献血还不可能。各国都在继续研究,要在使人造血液接近真血功能方面来一个比赛。一旦接近全功能的人造血制造成功,那就对各种血液病人都可以治疗了。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一向是个不治之症,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就死于这种病,名医也束手无策。但人造血却可以治这种病,不断注射人造血,便可以活下去。再如败血症是个绝症,血液坏了,什么都完了,但全功能人造血一成功,可以抽去全部病血,换上人造血液在体内循环,照样活着工作。不过到了那个时候,手指划破了流出的不是鲜红的血,却是乳白色的液体。专家们已经估计,大概到本世纪末,接近真血功能的仿生人造血液有可能问世,那时医药界又是一番新气象了。

3. 人造血的实验背景

克拉克和高兰发现碳化氟能像血液一样,吸收空气中的氧。1966年这两位科学家把一些小鼠放入一桶液体中,并将小鼠完全浸没在液面下,按说小鼠应该在数分钟之内死亡,但它们却活了好几个小时,桶中的液体含有碳化氟和水,碳化氟分子同水中的氧气结合,并进入小鼠的血液内。在发明血液替代品的道路上,克拉克和高兰迈出第一步。图:这种人造血含有人造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能携带氧气的分子。当血红蛋白携带有大量的氧气时,血液呈鲜红色。第二年,另一位美国亨利·斯洛维特给几只兔子注射了含有碳化氟和蛋清的混合物。他发现如果这种混合物不超过血液总量的三分之一,兔子就能够成活。第一位接受人造血的是日本科学家内藤良知。1979年,他给自己注射了200毫升人造血。如今,医生已经用了多种不同配方的人造血供急救时应用。输血时人造血只能和血液一起使用。它常用于那些需要大量输血的病人,如受到三度烧伤的病人。196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享利·斯拉维特终于在补充蛋白质的情况下,使全氟化碳溶液乳化。但是这种乳化液仍然有使血液凝聚的危险,并有可能堵塞某些毛细血管。日本医生良知内藤在日本福岛中心医院遇到一个具有罕见血型的急诊病人,由于没有办法为其输血,只好给他注射了人造血,并获得了成功。1980年6月19日和6月30日,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分别给两位病人输入造血,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均已康复。这种人造血液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第三军医大学经过5年努力研制成功的。它呈乳白色,无血型之分,任何人均可使用,从而避免了输血的交叉感染。而且化学性质稳定,可在工厂大量生产,保存期也比血液长。人造血液具有血液的主要性能,它与只能维持血压的普通替代血浆不同。其载氧能力约为血液的2倍,在大量失血的情况下输送这种人造血能维持机体组织的生存,同时还可治疗许多疾病。因此,氟碳人造血临床应用成功,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普遍重视。但日本和中国制造的氟碳人造血尚未具备普通血液那样输送养分的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人造血的实验背景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