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送行政处罚案件处理规定是什么?

2024-05-18 15:20

1. 移送行政处罚案件处理规定是什么?

在调查中发现属于涉嫌犯罪的案件,应由案件承办室提交《调查情况报告》或者《调查报告》,报告中提出移送司法建议,报经分管领导同意后,以提前介入方式提请审理室对涉嫌犯罪问题进行审查。审理室应对拟移送的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等进行审查,形成书面涉刑审查报告,给出是否移送司法机关的明确意见。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遵照下列程序:
1.在发现当事人的行为涉嫌构成犯罪后,指定两名或者两名以上的行政执法人员组成专案组专门负责,核实情况后向公安机关提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书面报告,报经本机关正职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审批。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主要负责人(即正职负责人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应当自接到报告之日起3日内作出批准移送或者不批准移送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将不予批准的理由记录在案。
3.移送案件时,应随案附送下列材料:
(1)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
(2)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
(3)涉案物品清单;
(4)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
(5)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
4.公安机关应当自接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之日起3日内,依照有关规定决定是否予以立案。依法决定立案的,应当书面通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不予以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相应退回案卷材料。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接到不予立案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提请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复议,也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立案监督。
5.对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案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接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将涉案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材料移交公安机关,并办结交接手续;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如果需要进行移送的话,那么应当由案件的办理部门进行提交相应的调查报告的,此时案件移送是需要经过的法定程序的,移送之后才可以进行审查,行政处罚案件移交,也是需要行政执法的程序合法的。

移送行政处罚案件处理规定是什么?

2. 行政处罚法移送案件有哪些问题?

一、从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方面分析
首先,从法律素质方面,对各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认定与处罚,不但需要通晓本部门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有司法学理论作为基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知识的专门化,人们往往是顾及一方面而不及其余。这致使行政执法人员经常注重于行政处罚案件的查处,而意识不到案件当事人已涉嫌构成犯罪;其次,从道德素质方面,某些执法人员或徇私舞弊故意不移送应该移送的涉罪案件,或玩忽职守嫌麻烦不去积极为之,导致应该移送的案件没有移送或者没有予以立案侦查。
二、从行政相对人的救济权分析
行政执法案件是行政机关依职权而采取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执法案件的双方当事人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执法活动中,行政相对人行驶救济权的方式通常是其申请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由于不移送刑事案件的结果是将刑事处罚降格为行政处罚,明显对行政权相对人有利,行政相对人不可能不服行政处罚而启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进行就济,致使行政处罚是结果,事实上是终局性的结果,检察机关甚至无从知道案件的发生。
三、从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制度衔接方面分析
行政执法有关的规范性文件对案件移送标准规定不具体,不统一,加上移送程序衔接不力,事实上给上述问题的存在留下了制度上的漏洞和可乘之机。
四、从行政执法移送案件中违法犯罪被打击程度和数量分析
由于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依职权采取的具体行政行为,处罚结果仅对特定对象产生法律效力。而且以罚代刑往往涉及钱权交易,暗箱*作,一般公民无从了解,没有渠道实施监管举报,加上检察机关的监督无法直接介入的具体运作模式,打击力度不够,导致应该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没有移送。移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没有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现象日趋严重。
五、从行政执法管辖的复杂性、发展性分析
面对市场经济活动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一些新类型的违法犯罪活动,客观上增加了行政执法的工作难度,致使较难把握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之间的合理界限,这也是导致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出现问题的客观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行政处罚法移送案件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多角度造成的,为了减少行政处罚法移送案件存在的问题发生,我国应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素质加油,深入分析行政相对人的救济需求,加强立法制度建设,客观分析以往错误原因,对《行政处罚法》进行进一步修改。

3. 行政处罚案件移送规定和程序

法律分析:行政处罚案件管辖移送规定有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程序如下:1.在发现当事人的行为涉嫌构成犯罪后,指定两名或者两名以上的行政执法人员组成专案组专门负责,核实情况后向公安机关提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书面报告,报经本机关正职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审批。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主要负责人(即正职负责人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应当自接到报告之日起3日内作出批准移送或者不批准移送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将不予批准的理由记录在案。3.移送案件时,应随案附送下列材料: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涉案物品清单;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4.公安机关应当自接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之日起3日内,依照有关规定决定是否予以立案。5.对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案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接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将涉案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材料移交公安机关,并办结交接手续;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案件移送制度,加强证据材料移交、接收衔接,完善案件处理信息通报机制。

行政处罚案件移送规定和程序

4. 行政处罚法对移送案件有什么规定

行政处罚法对移送案件的规定为:行政执法机关对应当向公安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移送。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前已经作出的警告,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
一、对警察的处理结果不服怎么办?
如果对警察的处理结果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可以口头申请,也可以书面申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二、行政机关吊销任职资格证书的行为属于什么
行政机关吊销任职资格证书的行为属于行政处罚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第九条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第十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三、对信访答复申请行政复议要求复议时间
信访人对信访答复不满意的,不能申请行政复议,因为信访答复不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条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第二十四条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5. 行政处罚案件移交程序是怎样的?

根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遵照下列程序:
1.在发现当事人的行为涉嫌构成犯罪后,指定两名或者两名以上的行政执法人员组成专案组专门负责,核实情况后向公安机关提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书面报告,报经本机关正职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审批。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主要负责人(即正职负责人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应当自接到报告之日起3日内作出批准移送或者不批准移送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将不予批准的理由记录在案。
3.移送案件时,应随案附送下列材料:
(1)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
(2)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
(3)涉案物品清单;
(4)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
(5)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
4.公安机关应当自接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之日起3日内,依照有关规定决定是否予以立案。依法决定立案的,应当书面通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不予以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相应退回案卷材料。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接到不予立案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提请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复议,也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立案监督。
5.对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案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接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将涉案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材料移交公安机关,并办结交接手续;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还就在经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情况下,对违法行为人的处理以及移送前行政执法机关已作出行政处罚的情况作出了明确规定。
(1)行政执法机关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案件,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其中,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2)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前已经作出的警告,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前,已经依法给予当事人罚款的,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依法折抵相应罚金。
最后,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移送案件后自己是否需要作结案处理的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如果在初步调查阶段就发现当事人的行为涉嫌构成犯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尚未立案即需移送公安机关管辖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决定不予立案。如经公安机关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不予立案并退回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立案。

行政处罚案件移交程序是怎样的?

6. 行政处罚案移交的范围包括什么

行政处罚案移交的范围包括:超出本机关职责范围的;在本机关职责管辖范围内,但超出本机关管辖权限的;超出本机关地域管辖范围的。目前,我国很多国务院部委规章都对行政处罚案件移送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没有明确怎样移送以及移送后案件怎样处理等问题。
一、移送的程序
(一)制作移送书面报告
行政机关发现已受理的案件应由其他行政机关管辖时,应当指定2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专门负责,核实所调查的事实并制作移送书面报告。报告必须载明案由、案件来源、案件受理时间、已经调查的事实以及相关的证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条款、应移送的行政机关名称等内容。
(二)报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
执法人员在移送书面报告制作完成后,应及时将移送书面报告报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在收到移送报告后及时作出批准移送或不批准移送的决定。批准移送的,执法人员应制作移送书面接收凭证,及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不批准移送的,执法人员应将不予移送的理由记录在案。
(三)移送有关行政机关
对移送的行政案件,受移送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审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处理。认为属于本行政机关管辖的,应在移送书面接收凭证上加盖本行政机关印章,及时作出立案决定,并书面告知移送行政机关及有关当事人;认为不属于本行政机关管辖的,应当报请共同的上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上级行政机关在接到有关解决管辖争议的请示后,应当及时作出具体管辖决定。

7. 行政处罚法关于移送案件等的规定

《行政处罚法》对移送案件的规定为: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移送案件,在中国,主要指国家机关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现犯罪线索或事实,将案件移送侦查机关进行侦查。也适用于刑事诉讼侦查阶段,即侦查机关对侦查终结的案件,如果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一、刑事案件什么时候移交检察院
公安机关进行侦查的案件,侦查结束后,对于犯罪的基本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清楚,证据已经收集完整,充分,按照法律规定要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公安机关需要制作起诉意见书,经过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连同案卷材料,证据等,移送给同级的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二、判刑程序是怎么走的
从犯罪发生到判刑的程序流程,主要划分为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四个阶段。现简述如下:
1、立案
有侦查权的机关接到报案、控告或者举报,或者其他机关移送的犯罪线索,经过初查,认为符合了“有犯罪行为发生+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时,应当予以立案侦查。这是公诉案件刑事追述的程序起点。
2、侦查
有侦查权的机关立案后,采取以一系列法定侦查行为,搜集有罪和无罪证据以及定罪量刑证据,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的刑事司法活动。侦查阶段可能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
3、审查起诉
侦查终结后,侦查机关在法定期限内将案件整体移送到公诉机关,进行审查后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的程序。在我国专门由检察院负责。期间可能会发生退回补充侦查等等程序倒流和不起诉等情形。
4、审判
有管辖权的机关根据公诉机关的指控,启动第一审刑事审判程序。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陈述、合议庭合议等法定程序,得出判决的程序。一个刑事案件经过上述这一系列程序,在一审宣告后10日内无上诉抗诉,或者二审判决宣判后,有效判决就产生了。
三、关于犯罪判刑流程
从犯罪发生到判刑的程序流程,主要划分为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四个阶段。
1、立案
有侦查权的机关接到报案、控告或者举报,或者其他机关移送的犯罪线索,经过初查,认为符合了“有犯罪行为发生+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时,应当予以立案侦查。
2、侦查
有侦查权的机关立案后,采取以一系列法定侦查行为,搜集有罪和无罪证据以及定罪量刑证据,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的刑事司法活动。
3、审查起诉
侦查终结后,侦查机关在法定期限内将案件整体移送到公诉机关,进行审查后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的程序。
4、审判
有管辖权的机关根据公诉机关的指控,启动第一审刑事审判程序。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陈述、合议庭合议等法定程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条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处罚法关于移送案件等的规定

8. 行政处罚案移交的范围包括什么?

行政处罚案移交的范围包括:超出本机关职责范围的;在本机关职责管辖范围内,但超出本机关管辖权限的;超出本机关地域管辖范围的。目前,我国很多国务院部委规章都对行政处罚案件移送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没有明确怎样移送以及移送后案件怎样处理等问题。
一、移送的程序
(一)制作移送书面报告
行政机关发现已受理的案件应由其他行政机关管辖时,应当指定2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专门负责,核实所调查的事实并制作移送书面报告。报告必须载明案由、案件来源、案件受理时间、已经调查的事实以及相关的证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条款、应移送的行政机关名称等内容。
(二)报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
执法人员在移送书面报告制作完成后,应及时将移送书面报告报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在收到移送报告后及时作出批准移送或不批准移送的决定。批准移送的,执法人员应制作移送书面接收凭证,及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不批准移送的,执法人员应将不予移送的理由记录在案。
(三)移送有关行政机关
对移送的行政案件,受移送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审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处理。认为属于本行政机关管辖的,应在移送书面接收凭证上加盖本行政机关印章,及时作出立案决定,并书面告知移送行政机关及有关当事人;认为不属于本行政机关管辖的,应当报请共同的上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上级行政机关在接到有关解决管辖争议的请示后,应当及时作出具体管辖决定。
行政处罚案件如果满足相关的情况的需要进行案件的移交,这对于案件的审理是有着保障的,不会因为当前的审理机构权限不够或者超出管辖权限地区而导致对案件的而处理结果不准确。我国目前对于这方面的规定不是很完善,还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