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精进》“活着,就要感谢”读后感

2024-05-18 13:35

1. 《六项精进》“活着,就要感谢”读后感

感谢十分重要,"活着,就要感谢".稻盛和夫的的这句话让人感动、让人温暖。我认为,我们从呱呱坠地那天开始,就应当感谢身边所有的一切,感谢父母给了自己生命,感谢老师教会我们知识,感谢同事领导和朋友对自己的帮忙,感谢我们的客户,感谢公司给我们带给施展才能的平台,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只要我们健康地活着,每个人都应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社会、对待工作、对待家人同事,有了感恩之心,我们就会情绪愉悦、开朗,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很重要,很多人会说,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举个例子,当身边有个朋友总是会帮助我们,我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反而把他当成是一种习惯,然而突然有一次那个朋友真是有难处二帮不到我们的时候,这时候往往我心里的那种习惯可能就会被打破了,会开始埋怨。昨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电影里面有一个人,他就是我上面说的那个不管什么都会去帮助别人的人,别人都叫他活雷锋,这样的人原本应该能有一个好的结果,但是却不是,有一天他不能帮助别人了却被别人落井下石最后名声尽毁得不到善终。我们每个人都在一位的接受别人给予我们的,殊不知别人帮我们是情分,而不帮助我们却是本分。起初时我们还会感谢,但是久而久之就忘了初心,渐渐的就忘了我们需要去感谢他人

《六项精进》“活着,就要感谢”读后感

2. 第四篇:活着就要感谢(六项精进读书笔记)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是基督教徒,我们每一次出去吃饭,她总是会先祷告然后才进餐,我一直都觉得这是一件个人信仰的事情。有一次我要出门,她祷告的时候说了一句希望保佑我平安,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还是闪过了一丝别样的感觉。
  
 书上说:
  
 “感谢”非常重要。我们要感谢周围的一切,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单身一人活在这世上。空气、水、食品,还有家庭成员、单位同事,还有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在周围环境的支持下才能生存。不,与其说是“生存”,不如说是“让我生存”。
  
 上个周日,是我开始科二的第一课,我们一共有三个人,教练和我们说着一些基本的规则,说着以后上课要注意的事情,需要带的东西,说完的时候,我很自然的说了谢谢,他很意外的样子,说不用这么客气。
  
 由于我的学习日志丢了,他引导着我去买了新了,然后给我签字,我说谢谢!他说太客气啦,我说都是由衷啊,然后他很开心,我也很开心。我走的时候他专门叫住我和我说再见,那一天我的心情都很好,我想他也会。
  
 和高中同学一起的时候,我还不懂,为什么每天要感谢,为什么每一餐都要感谢,不会觉得很麻烦么。慢慢长大真的明白,那一句由衷的感谢,是世间最美好的言语。
  
 其实我们细心一点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有些人,不管多熟悉啦,在别人为他做了一些事的时候,还是会说谢谢,有时候你都觉得很小的事,没必要了吧,然后做事的人有时候会忽然一愣,甚至不知道怎么回应。其实这不是我们在幼儿园就学会的么?
  
 你好!
  
 谢谢!
  
 不客气!
  
 对不起!
  
 没关系!
  
 小时候每年都会领压岁钱吧,每一次领了钱,爸爸妈妈都会说,谢谢XX叔叔,谢谢XX阿姨啊,然后总是很害羞的谢谢,欢天喜地的拿着钱就跑开。
  
 慢慢我们长大了,对陌生人其实你很多时候都会更容易记得说谢谢,可是却在很多时候忘记了对身边亲近的人说谢谢。家人对你的照顾,朋友对你的关爱,同事对你的帮助,很多时候因为大家越来越熟悉,就觉得好像一些很小的事,没什么必要说谢谢啦,给你做的一顿饭,为你递的一支笔,听你的一大段吐槽……
  
 今天看到这里,结合每日反省,真的好好的想了一下,其实这些我们更加需要去记得感激那些身边默默为我们付出的人,请热情的感激你的父母,你的爱人,你的孩子,你的朋友吧!!!
  
 感激生命中有你们!!!

3. 六项精进 之 活着就要感谢

浅谈稻盛和夫先生提倡的六项精进给予我个人带来的觉察。
  
  滴水之恩不忘相报。活着,就已经是幸福。“感谢之心”像地下水一样,滋润着我道德观的根基。只要活着,就要感谢。 
  
 对于一个“我值”比较高的人来说,要感受到“感恩”的力量比较难。要把感恩的力量发挥到很大,就得做到六项精进前三点提到的“付出”“谦虚”“反省”。
  
 其实,这个社会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是不够友好的,经济问题、家庭矛盾、人际关系……太多的人把大量的时间聚焦在苦痛上,从而加剧了对生活的不满,当生活都不充满阳光,就只剩下怨天尤人了。
  
 所以,我才说到为什么要把六项精进的前三点做的越好,感恩的力量就越强大。
  
  第一点强调付出 。因为生活不好,只能靠自己去努力,只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去工作,只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去爱家人,只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去交际,生活才会有所突破。史蒂芬·柯维说过,“如果你觉得你不爱你的爱人了,那就请你去爱他。爱是个动词。”只有行动才会让僵局有所突破,否则都只是嘴上说说。生活不好,与其花时间怨天尤人,不如多去想办法。 只有你坐以待毙,才会让人有机可乘,能够伤害自己的人永远只有自己 。
  
  第二点强调谦虚 。放下所谓的自以为是,你看的到不一定就是真相,你认为不好的人也并非一文不值,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有无数横切面,每个横切面给你展现的都是不同的事实。人性很复杂,不一样的环境会激发不一样的特性。你很讨厌一个人,其实你讨厌的只是她的某个横切面而已。那你有没有好好看过,她的其他‘面’,整个‘体’?”。 我们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放下自我,尊重差异。 
  
  第三点强调反省 。这是可以更好去做到谦虚的前提条件,没有反省也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又傲慢了。但我现在会更注重觉察形式的反省,因为我见过自卑的人多过自傲的人,也见过因为不断地学习,而陷入焦虑的人。我觉得大可不必,学习只是扩大了我们的认知层面,学无所用,生活当然也不会有什么突破。但更焦虑也没必要,毕竟有学习的自己肯定还是会比没学习的自己差别很大的。只是很多人都忽略了自己的进步,不断地在反省中跳不出来。 反省的意义,在于觉察,觉察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而不是陷入自责,无法自拔。 
  
 在做到这三点基础的人,内心是柔软的,是带着恭敬之心的。更容易感知生而为人的幸运。
  
 稻盛先生强调,活着就要感谢。是啊,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呼吸着新鲜的氧气,就要感谢地球上大自然的馈赠。感谢母亲拼尽全力把自己生下来,给了我们双手双脚还有大脑,才能健全的行走社会。感谢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因为有他们,我才会感受到爱。感谢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因为受过伤,我才知道我值得拥有更好。感谢……
  
 能感谢地事情还有好多。 因为感谢才会有跟自己的和解,因为感谢才让自己不再受伤。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跳脱出受害者思维,做自己的主人!

六项精进 之 活着就要感谢

4. 2021.7.20日读《六项精进~第四项:活着就要感谢》有感

一、稻盛哲学原文:
  
 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我们都要表示感谢,这是最优先、最重要 的。“谢谢你”、“感谢您”,这样的话威力很大。它能将自己带 进一个高尚的境界,也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好心情。“谢谢”这个词 是万能药。
  
 二、从中得到的智慧启迪:
  
 俗话说:“感恩之心,离幸福最近”。是的,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受到家人、朋友、同事以及很多陌生人给予的帮助,同时我们也会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当我们对帮助我们的人表达感谢,或收到他人给予的感激时,都会由衷的开心喜悦,满满的幸福感!这就是“谢谢,感谢”带来的强大的能量磁场,它会加持我们向善向上,朝向光,朝向爱,朝向正能量!
  
 特别在疫情之后,身感活着已然幸福,特别珍惜身边的每一份遇见和相守,特别感恩世间万物的美好照耀与滋养,特别感激国家的梦想引路和呵护……
  
 三、未来可践行的
  
 1、对别人的帮助,无论多么细微的事,都要时刻心怀感恩,都不要忘了去表达感谢,感激之情……
  
 2、每天诵读文化手册里的感恩词,对照它,时时反省修心修行,让自己因感谢,内心变得更加坚强美好,时刻漾满着幸福!
  
    (分享完毕)
  
 期待挚友小玲学长的回复,谢谢!
  
 回复:感恩挚友的精彩分享,又是一次学习和加持能量,每天读大家的分享都是学习,感恩。感恩是需要每天修炼的并每天提醒自己践行。
  
  
 
  
 @许宏素 学长

5. 稻盛和夫,《六项精进》之第四点:活着、就要感谢

        谈到感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迷失了自我,丧失了做人的本能,对于别人给予的帮助不回报以感谢,而是觉得别人的帮助是应该的,更有甚者对于别人的感谢用利于之心去衡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作为人,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别人的帮助道一声由衷的感谢。对于父母和老师更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父母给了你生命,老师教给了你知识。也感谢你的朋友,他们不离不弃的陪伴让你更加坚强。在进入明珠的时候,我需要感谢的是公司给予了我成长的机会,还要感谢我的经理和同事,有他们的帮助和指导我才迅速的成长,
  
  
 “对一切都要说谢谢!”。人不可能单身一人活在这世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空气、水、食物还有家庭成员、单位同事以及社会的支持下才能存活,因此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应该自然而然的生出感谢之心来。
  
 “感谢的话语温暖大家的心”。感谢可以让自己变得轻松、开朗,也会让听的人心情舒畅,因此会营造出一种和谐快乐的气氛,让彼此和社会变得和谐,反过来又可以滋养每一个在这个社会中生活的人。
  
 在这个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的世界,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焦虑的疲于为生活奔命,少有时间来思考更别提对周围的一切说声“谢谢”。这个社会不怕贫穷,因为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但是她怕冷漠,因为冷漠会让努力的人们心寒。
  
 因此“活着就要感谢”,它关系着你幸福、美好、平和人生脚下的路是芳草青青的平原还是寸草不生的荒漠。

稻盛和夫,《六项精进》之第四点:活着、就要感谢

6. 《六项精进》第四项 活着就要感谢 之 对一切都要说谢谢

【学以致用】
  
 《六项精进》第四项 活着就要感谢 之 对一切都要说谢谢
  
 读后感:
  
 “不要牢骚满腹”,对现状要无条件地表示感谢,在此之上,再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奋斗。受限,就“让我活着”这一点,向神灵表示感谢,想自己周围的一切说一声“谢谢”。我们要在“道谢”声中度过自己的每一天。
  
 谢谢一词真正的含义是“本来不可能有的事情现在有了,奇迹发生了,对这样的幸运当然应该感谢”。
  
 “谢谢你”“谢谢您”这样的话威力很大,它能将自己带进一个高尚的境界,也能给周围人带来好心情,“谢谢”这个词,是万能药!

7. 摘抄《六项精进》——活着,就要感谢

活着,就要感谢
  
 对一切都要说“谢谢!”
  
 六项精进的第四项是:“活着,就要感谢!”
  
 “感谢"非常重要。我们要感谢周围的一切。
  
 只要我们能健康地活着,就该自然而然地生出感谢之心,有了感谢之心,我们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我活着,不,让我有活着的机会,我当然要表示感谢,这样我就会感受到幸福。
  
 首先,就“让我活着”这一点,向神灵表示感谢,向自己周围的一切说一声“谢谢!”我们要在“谢谢”声中度过自己的每一天。
  
 “要抱有感谢之心!”
  
 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我们都要表示感谢,这是最优先、最重要的。“谢谢你”“感谢您“,这样的话威力很大。它能将自己带进一个高尚的境界,也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好心情。“谢谢”这个词是万能药。
  
 
  
  
 今天第一件事是早起,五点起床,然后出门晨跑十公里。早起的好处就是,每天都比别人多两小时,而且这两小时的效率很高。
  
 感谢跑团的跑友们,总是在激励我,无形中影响了我,让懒惰的我又开始早起了。谢谢!
  
 今天是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考试,女儿也是今天期末考。而今天既是大寒节气,又是腊八,还是女儿的生日。女儿有两个同学来陪她一起过生日。
  
 一个学期结束了,感谢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同学们的陪伴,谢谢孩子们陪女儿过生日,有你们真好。

摘抄《六项精进》——活着,就要感谢

8. 六项精进里,第4条"活着,就要感谢"读后感 谢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提供读后感的基本写作方法:

  一、读后感的概念

  读后感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一是真实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读后感,二是一种作文的体裁,考试时要接受各种条件的约束。下面这篇读后感,就接近于第一种读后感。写这种读后感,主要是给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实,有什么感想(当然感想应当有意义,值得一写)就写什么感想,与心得笔记不同,它要展开来写,尽量像一篇文章,尽量写得生动、实在、深刻。一般应当写清楚读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联想到了什么,对自己有什么作用等。它不追求文体、格式框框,写起来也可长可短。

  二、读后感的写法

  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上一讲里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讲了。其次,写读后感,有它一定的规矩,有的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四个字,想公式一样。对于这些规矩我们不可以不学,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套用这种公式未尝不可;但我们也不要受其所限,写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尝试在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但不管怎样,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

  三、写读后感的基本技巧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四、写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