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

2024-05-04 06:49

1.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

截止到2014年9月,学院已有教职工98人,专任教师8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授22人,副教授30人,硕士生导师9人,高级职称教师占53%。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92人,其中博士30人。有海外经历教师23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特聘教授美华裔钱煦院士、美华裔钟正明院士、张兴栋院士、周寿桓院士(校友)等4人,获批“巴渝海外引智计划”专家3人,兼职教授8人。学院有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首批国家级钢铁制造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纳微复合材料与器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中心1个,市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精品课程1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市级教学团队2个。编写出版各类规划教材16部,出版专著1部。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

2.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的介绍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前身是1951年建立的原重庆钢铁工业学校矿冶系,1985年学校升格为专科,矿冶系更名为重庆钢铁高等专科学校冶金系。2004年合校升格为本科,更名为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3.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学院概况

历经六十年的办学,学院现设有冶金工程系、材料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等三个系,开设有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焊接技术与工程6个本科专业和石油与天然气领域(油气材料工程)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1年起,与北京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联合培养冶金工程、材料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2014年,与美国加州大学联合设立“钱煦实验班”,开始招收功能材料专业(医疗器械与医电方向)学生,培养国际化人才。冶金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和市级本科高校“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市级特色专业和市级本科高校“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始终坚持“依托行业,突出应用,注重实践,开放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已培养毕业生15000余人(其中留学生20余人),现有在校学生2200余人。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学院概况

4.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哪些教研成果?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以及教育部、建设部、重庆市及兄弟省市的省部级科技项目1000余项,承担了企业委托科技项目2000余项,同时,还承担了一大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防科技项目。
通过数十年的不断积累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包括冶金、材料科学、材料加工、材料成型、建筑材料、复合材料、环保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完整科研体系,建成了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科研基地,与600多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钢铁冶金、镁合金、材料加工及成型、核工业新材料、新型建材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部分研究领域的科技实力已进入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
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0项,部省级科技奖60余项。近五年(2012.6.1-2017.5.31),实到科研经费 超过2.7亿元;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100多篇,其中SCI论文1300多篇;重庆大学材料科学领域ESI于2010年进入全球前1%,逐年向好发展,2017年9月已达到0.187%。

5.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的专业设置

 冶金工程冶金工程专业始建于1951年,是我国冶金教育最早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专业的前身为炼铁专业和炼钢及铁合金专业,经历了中专、大专和本科3个发展阶段。1951年开始招收炼钢专业中专学生,1958年开始招收炼铁专业学生。1985年学校升格为专科,开始炼铁、炼钢及铁合金专科专业招生。1989年该院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培养钢铁冶金本科生1届。2004年冶金工程本科专业开始招生。58年来,该校共为国家培养输送钢铁冶金专业毕业生近6000多名,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其中炼铁专业从1994年开始作为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经过7年的建设,其教学基本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2001年3月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示范专业”。2004年重庆科技学院成立后,冶金工程专业以本科教育为重点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提升了本科办学实力,加强了师资队伍、实验实习基地和课程体系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2008年1月冶金工程专业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为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全日制冶金工程专业本科在校学生为500多人。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在原来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科专业的基础上建设与发展起来的。1996年原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化工系开始招收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大专生。2004年成立重庆科技学院后,成功申办了本科专业。2005年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在校学生近270人。10多年来,该校已为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培养和输送了较多的优秀人才,已成为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的骨干力量,在国内特别是在西部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金属材料工程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冶金系,创建于1951年,1985年学校升格为专科。1997年以前,学院开设有炼铁、炼钢及铁合金专业,为完成这两个专业的《金属学》及机械类专业的《金属学及热处理》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学校设立有金相教研室。1997年,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市场调查,学校开始招收涂装防护工艺专业(2002年更名为表面工程专业,2005年更名为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专科学生;2003年招收新材料技术及应用专业专科学生。2004年,学校合校升本,根据学校发展情况,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有在校本科生180余人,专科生约160余人。截止2012年底,该校共为国家培养输送涂装防护工艺专业(含表面工程专业)毕业生400多名,遍布我国多家汽车、摩托车、船舶、家电等企业,为我国尤其是我市涂装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称赞。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在原来的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科专业的基础上建设与发展起来的,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专业招生始于1954年。2004年合校升本成立重庆科技学院后,成功申办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于2005年开始招生,在校学生近400人。50多年来,本专业已为冶金和石油等行业培养和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近5000名,已成为行业的骨干力量,在国内特别是在西部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我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功能材料本专业主要为适应我国新材料战略新兴发展和相关材料技术人才需求而开设,下设信息材料、生物材料及器械两个专业方向。该专业培养具备功能材料该领域所需工程和实践能力,能适应信息材料与生物材料及器械行业需求,能够在相关领域从事功能材料与器件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焊接技术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起源于2003年原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创办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科专业(2010年停止招收专科生),2006年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下设的一个专业方向开始本科招生,201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并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分开招生,同时从2014年开始招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油气材料工程方向管线钢焊接与可靠性评价方面的硕士研究生。该专业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高级职称教师4人,中级职称4人,博士4人(含在读博士2人),硕士3人,有海外经历教师2人。  (自2013届起不再招收专科层次考生) 冶金技术培养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人才培养特色是以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为核心,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平衡发展。现有炼铁、炼钢及铁合金两个专业方向。1.炼铁方向炼铁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热工基础、冶金过程检测与调节、计算机在炼铁生产中的应用、冶金物理化学、铁矿粉造块、炼铁工艺学、技术经济管理。适应的岗位群包括炼铁原料、高炉炼铁、烧结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及一般设计工作,还可适应于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管理和营销等岗位。2.炼钢及合金方向炼钢及合金专业具有54年的办学历史。学生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热工基础、冶金过程检测与调节、计算机在炼钢生产中的应用、冶金物理化学、转炉炼钢学、电炉炼钢学、连续铸钢、技术经济管理。适应的岗位群包括炼钢原料及处理、转炉炼钢、电炉炼钢、连续铸钢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及一般设计工作,还可适应于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管理和营销等岗位。由于冶金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本专业历届毕业生的良好声誉,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100%,就业去向多为大中型冶金企业,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培养具备专业必备基础理论、工艺、设备,检测技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具有从事该专业领域技术应用与开发、设计制造、经营管理等方面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能适应材料成型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产品制造与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生产组织管理与经营销售等方面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塑性加工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技术经济与管理、材料成型过程自动化、材料成型理论和工艺学、材料成型机械设备。毕业去向:服务于冶金、有色金属、汽车、机械、电子、家电、仪器仪表等行业,从事材料加工工艺设计、产品制造、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经营销售与管理工作。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的专业设置

6.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研概况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以及教育部、建设部、重庆市及兄弟省市的省部级科技项目1000余项,承担了企业委托科技项目2000余项,同时,还承担了一大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防科技项目。通过数十年的不断积累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包括冶金、材料科学、材料加工、材料成型、建筑材料、复合材料、环保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完整科研体系,建成了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科研基地,与600多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钢铁冶金、镁合金、材料加工及成型、核工业新材料、新型建材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部分研究领域的科技实力已进入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0项,部省级科技奖60余项。近五年(2009 - 2013年),实到科研经费2.37亿元,正式出版专著和教材15部,获权专利259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3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300多篇。

7. 重庆科技学院的学术研究

 截至2013年,该校承担了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一批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科技开发和产品设计项目研究,该校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4项,授权专利116余项,该校主持国家级项目及子课题30项,其中国家哲学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各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30余项,其中2012、2013年科研经费均突破1亿元。迄今有660余篇论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检索和收录。 该校科研团队承担的国家“863” 重大项目的“深水表层钻井泥浆密度动态调节装置”的研制,并且配置在“海洋石油981”平台。该科研团队研制的装置各项技术指标均超过国外DKD设备的数据,申请了4项专利。  截止到2014年4月,学院共有4个省部级重点及重点建设学科。 十二五重庆市重点学科及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学科类别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备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重庆市重点学科安全工程学院工学安全科学与技术安全技术及工程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工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工学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 校徽外形取材于重庆市市花山茶花、长江滚滚的波涛和重庆连绵起伏的山丘,校徽打破了惯用的单调图章形式,具有高等学府严谨、庄重、厚实的底蕴;围绕中心标志的小圆点象征学校的人才源源不断、桃李满天。  校徽的中心主体标志形象取材于初升太阳映照下挺拔的油井、钢厂、城市的剪影。  校徽标志的圆形底色部分以初升的太阳和经纬线的构成,寓意学校处于新时代、新起点、新校区和新的发展坐标;两组对称的、向上生长的碑柱,寓意1951年建立的石油、钢铁学科在新的起点上齐头并进、蓬勃发展、奔向新的高峰。

重庆科技学院的学术研究

8.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院领导

【院长】黄晓旭【党委书记】王雨【副书记】邓扶平【常务副院长】黄佳木【副院长】张丁非、黄光杰、谢卫东、杨长辉、邱贵宝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