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重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工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确保城市困难居民享受“低保”

2024-05-19 04:27

1. 近年来,国家重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工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确保城市困难居民享受“低保”

     D         本题考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形成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能为国企的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故选D项。    

近年来,国家重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工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确保城市困难居民享受“低保”

2. 最低生活保障的意义

最低生活保障的意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它不但解决了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而且促进了人权意识的形成,公平意识的增强,社会融合的增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最低生活保障主要特点:(1) 是保证基本生活的生活费用补贴。(2) 是为贫困人口提供的一种救济。(3) 具有临时性。原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或家庭,如果收入有所增加,超过了规定的救济标准,则不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下列三类人员可以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3.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权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由城市居民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法律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前款所称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不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

3. 什么是生活最低保障了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线也即贫困线。对达到贫困线的人口给予相应补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做法。
(1) 是保证基本生活的生活费用补贴。
(2) 是为贫困人口提供的一种救济。
(3) 具有临时性。原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或家庭,如果收入有所增加,超过了规定的救济标准,则不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做法,但过去的含义与今日大有不同。在过去,救济对象被分成不同类型,实行差别待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地方纷纷探索救济方式的改革。1993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1996年在全国范围内铺开。1999年9月,《城市居民生活最低保障条例》经国务院审定并于同年10月1日在全国施行,意味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也是我国社会救助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什么是生活最低保障了

4. 统一规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概念意义重大

法律分析: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保障基本生活;(2)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3)实行属地管理,(4)坚持公开、公平、公正;(5)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6)与法定赡养、扶养、抚养相结合;(7)与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
法律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前款所称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不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